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近2万中小学生在交通事故、溺水伤亡事故、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等意外事故中伤亡。10月19日早上,广西北海市第一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倒在校园晨跑的途中,救护车赶到之前,已经停止了呼吸。根据家属提供的尸检报告书,该学生死亡原因初步考虑为心源性猝死。近年来,校园运动等原因造成的猝死频发,多见报道,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一、我省校园普及急救常识和AED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主要城市的大型交通枢纽及人流密集型场所陆续开展AED配置工作,但学校急救设备配备存在短板。学校也属于人员密集场所,配备AED具有重要意义。心脏骤停是学生猝死的主要原因,占所有病例的75%左右。任何在校园里突发紧急情况并丧失了生理反应的学生都应该被假定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AED检查心律,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在没有除颤设备的情况下,幸存的几率每分钟下降7%到10%。如果除颤延迟超过10分钟,存活率将降至5%以下。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
在我省,高校及中、小学校园基本没有配备AED设备,并且缺乏针对师生的科学专业系统的急救技能培训,只有一些科普性质的急救常识宣传培训,并非针对实践操作的技能培训,且培训时间和内容不固定。
二、尽快在学校普及急救知识技能和AED的建议
(一)完善校园急救机制。一是全面加强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宣传。二是设置好免责机制,使师生在校园遇到学生身体突发危急情况时,敢于实施急救,用机制保证每一位遇到紧急情况的学生,能得到相关救治。三是学校保教教师(校医)必须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要有急救资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在黄金时间施行救治。
(二)在各级各类学校配置普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2021年5月,在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各地红十字会和教育部门要积极推广在学校配备急救箱、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应急救护一体机等急救设备”。为此建议:一是仪器的购置方面,制订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购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要求的自动体外除颤仪,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维护。购置费用普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自行解决,中小学校由各区教委协调解决;二是安装的数量方面,各级各类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安装数量,要考虑到学生的密度、活动强度以及适当的距离进行安装。每个学校至少配置一台。在明显位置张贴AED位置导向图,强化AED现场管理及宣传工作;三是规定完成时限,要求各校在规定时限前将本学校AED安装情况报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切实有效提升校园急救水平,夯实校园安全保障能力。
(三)扎实推进学校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一是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校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的范畴,将其设置成为这两项教育的主要内容,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设置为专门的课程,可以纳入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或综合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重点要进行AED仪器使用培训,加强应急演练,使师生在遇到险情时不会惊慌失措,既能勇于伸出援手,又能正确使用急救设备、设施,进行科学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不当施救造成的伤害。二是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突出重点,积极推进保健教师(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等重点教职员工培训取证,切实提高教职员工意外伤害现场施救能力。三是可以利用学校的平台和场景优势,做好与社会急救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训的衔接。如借助学校的设备条件,定期在家长群体中开展相关急救技能培训互动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应急救护技能在更大范围内普及。
(四)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一是加强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掌握自身健康的潜在问题。指导学生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学习、运动、娱乐中,不要透支体力、不加节制。让学生重点掌握运动安全知识,告知学生运动前热身活动做到位和正确的跑步、运动方法等。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知道保护自己,及时中止运动,并向老师提出停止运动要求,确保自身生命安全。二是学校每年9月份要进行学生特殊体质筛查,最好每学期进行一次,要求学生将既往病史和健康问题如实、完整、及时告知学校。这样有助于学校及时关注特殊体质学生,提前预防某些严重疾病的突然发作和重大险情的出现;在有突发情况时也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救治,避免某些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