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秸秆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随着新农村建设、厕所革命等工程的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农药面源污染监管仍然亟需加强。
一、黑龙江省农药废弃物产生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据测算,目前黑龙江省每年近80%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可用于资源化利用,总量超过5000吨。2018年黑龙江省农药总用量7.42万吨,废弃瓶大概1.26亿个、废弃袋大概1.133亿个。2017-2019年,利用集中配药服务站,全省共统一配制农药药液9600吨,无害化处理农药残液115吨,集中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26.6万个。2018-2019年,全省累计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3600余吨。
二、黑龙江省农药废弃物处理面临的问题
(一)虽然已经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工作方案,但执行情况不乐观。黑龙江农业农村厅虽然已经发布《2019年黑龙江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及《关于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但2020年大多数地区农药废液及废弃包装物处理仍然处于随意弃置状态。
(二)省内农药废弃物无害化及再生利用处置能力不足。经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批准允许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的企业仅有六家。其中有再生利用资质的仅有一家。批准处置能力仅为40万个/年。
三、对农药废液及包装废弃物管理的建议
(一)从源头减轻农药使用量,从而减少废弃物产生量。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体系,从而摸清各地农药使用具体情况及废弃物产生情况、财政补贴对农民使用的加药器械进行技术更新。推广集中配药服务模式,集中配药服务站可承担农药精准配制、废弃包装物清洗和回收、农药残液无害化处理等多项任务。通过其他省份试点情况,平均每亩减少农药残液排放0.33L,平均每亩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0.76个。每个集中配药服务站可覆盖半径1km-2km,可覆盖农田面积0.5-1.8万亩。应加大力度推动节药喷头更换工作。通过连续五年的更换工作,目前我省总更换率已达35%,更换后的打药机喷量误差率下降到5%以下,除草剂用量减少10%-20%,作业效率提高50%以上。
(二)省行业主管部门联合高校及社会公司进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新技术推广。目前省内正在试点农药残液无害化处理(Phytobac)系统、国内自主研发的XPZ010040型集液洗瓶机和FMJY-3000型加药机等相关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新技术。建议省农业农村厅加大试点力度,省植保站采取网上视频直播、录播,建立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彩页,专业公司技术人员现场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实现以点带面。
(三)建议对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全过程实行危险废物豁免管理。依据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2016年发布的《危险废物名录》的规定: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属于危险废物。农药全部含有毒性只不过毒性大小有区别,按照国家规定所有农药废弃物均应属于危险废物,但农药废弃包装物在田间进行足够的清洗处理后,废弃包装物内农药残留液浓度很低,并且新型生物农药对人体及自然危害很小。目前只有农药废弃物回收过程列入了豁免管理,建议对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全过程实行危险废物豁免管理。
(四)加大财政补贴及推广力度,建立健全回收处置体系。按照谁使用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谁生产谁处置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为主要模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宝清县2018年鼓励农民捡拾多年来遗留在地里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以每个一毛钱的价格回收。以往宝清县每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仅为10%左右,新规定实施后当年新产生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到100%。东宁市老黑山镇回收每个废弃农药瓶补贴0.15元。建议全省推广农药包装废弃物有偿回收机制,对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现金补贴,每个农药包装废弃物补贴0.05-0.1元/个。依据2018年及2019年全省产生农药废弃物数量估计每年补贴费用大概2350万-2500万。
(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监督考评机制。建议制定《黑龙江省农药废弃物治理专项实施方案》,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强化黑龙江省农药减量增效成果以及提高农药废弃物回收率。同时制定考核方案,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督促各地落实农药废弃物回收工作,提前为迎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做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