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推进企业积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我省全面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自2006年起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并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截至2019年9月底,黑龙江省政府部门间共享涉企信息数据719.6万条,并依照相关文件,公示共享企业行政处罚信息、对失信违法企业实行任职限制。对此,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成果显着,2018、2019两年全省企业年度报告等信用公示工作被列入全国先进行列。但由于企业法人的社会责任尚未全面落实到位,我省企业对地方发展的积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一、考评标准尚未统一,评奖工作实效不佳。我省自2013年起,便举行“3.15质优诚信品牌创新单位”(2013)、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5)、“最美龙商”(2018)、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2018)等的评选及公示活动,2016年黑龙江省政府对省内飞鹤、完达山等企业发放50万-1000万不等的“绿色食品品牌奖励资金”,同年,开展大型公益活动“龙江力量——龙江企业社会责任榜”, 62家企业分别获得“爱心奉献”、“诚实守信”、“生态环保”、“开拓创新”、“持之以恒”、“优秀实践”六大奖项。但是,目前我省尚无一个统一的省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考评标准,多个部门均参与优秀企业评选等工作,加之各涉企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对企业的评奖工作标准不一,内容重复,奖项单一,对大多数无缘获奖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
二、外部激励仍需加强,内部激励尚待显效。我省在2019年6月刚刚出台《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引导企业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实施“龙江企业家发展计划”,对相关企业进行系统培训。组织龙江企业家发展论坛、企业家读书会、企业家活动日等活动分行业、分领域组织企业家赴国内外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将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纳入“龙江千名企业家培育计划”。但相关工作还有一些仍停留在文件层面,没有落实到实处。
三、沟通合作虚弱,借助外力不足。2019年11月中旬,我省与辽宁、吉林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社会信用体系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在体制、人才、应用等八个领域展开合作,共建区域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约束企业失信行为。但是,我省在与外省及国外企业合作时方面起步较晚,与国内先进地区,如山东省、深圳市积极与外省及国外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定期沟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沟通不够积极、合作尚未深入,借助外力促进本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效还不明显。
二、推进我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一)落实部门责任,切实加强监管。对各政府部门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相关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及全程监管。借鉴国内外政府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结合中央下达的指令与我省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省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计划,并对相关部门所做工作内容及标准进行规定,对其工作成果进行检验及考评,落实落靠监管责任,强化外部约束机制。
(二)优化奖惩机制,强化外部激励。在加大处罚力度威慑违法行为的同时也应丰富奖励内容及层次,从奖金、荣誉、相关资源等方面增加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吸引力。如选聘优秀企业家担任龙江形象大使,对优秀企业在全省范围内加强官方媒体宣传,在政府招标工作和分配省内资源中考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等等。
(三)注重思想引导,加强内部激励。细化落实企业内部激励的相关工作措施。强化对企业家的相关培训及讲座,让黑龙江省的企业家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内化为实现自身价值及人生理想的必经之路,自发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365bet网上足球比赛_beat365体育_365bet体育滚球
(四)落实框架协议,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与辽吉蒙三省在《社会信用体系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基础上的合作,将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纳入合作范围,争取合作制定符合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和四省发展需求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及奖罚体系。对优秀企业,在四省范围内进行嘉奖宣传,对问题企业,也在四省范围内进行批评改造。不仅如此,在与其他省份及国家进行合作交流时都应将企业社会责任考虑在内。
(五)开展国际交流,共享先进经验。探索发挥 “美国扶持中小企业国际联盟”等国外优秀民间组织的作用,扩展联盟工作内容,在组织中小企业赴美国交流时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交流的一部分;在日常活动中,提供我省企业家与国外企业家进行关于“社会责任”交流学习的机会,共享相关资源及先进的工作模式,推动我省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走向国际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