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是人畜皆宜的健康食品。紫花苜蓿优质蛋白含量相当于豆粕的一半,比玉米高出1-1.5倍,富含维生素及叶黄素等,赖氨酸含量比玉米高出4-6倍,不仅被誉为“牧草之王”,而且也成为“纽崔莱”等很多知名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在国内外均有旺盛需求,2017年全国进口量达到140万吨,我省2018年进口量也比上年有所增加。
苜蓿也是改良生态的必选草类。全省草原沙化175.3万亩,碱化519万亩,退化2483.9万亩,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49%,平均每亩产草量仅30公斤左右,专家测算补播苜蓿后1亩人工草地可置换5~6亩天然草原,对于天然草原改良,恢复草原生态和提高草原生产力效果十分显着。
苜蓿还是调整种植结构的绩优作物。同粮食作物相比,苜蓿种植效益突出。2017年,每亩玉米利润仅120元,加上补贴173元,也仅有293元左右。不计政策补贴,按较低饲草价格计算,每亩苜蓿草纯效益也可达520元以上。以2018年国产优质苜蓿每吨(1700元)较进口苜蓿便宜1000多元人民币为参考,国产苜蓿增值空间巨大。不仅如此,苜蓿发达的根系会使耕作消耗降低4倍,可以用于改造低产田。且苜蓿属多年生,收割后没有秸秆残留,一次种植可利用7-10年,每公顷苜蓿固氮相当于施加尿素400-650公斤,既可培肥地力,增产增收,又利环保。
我省地势平坦、雨热同季、土地肥沃,有适宜苜蓿生长的优越条件,也曾尝试过大面积种植。但为什么没搞起来?症结在于:品种退化,高产难;雨季成熟,收获难;而且长期没有好办法。2016年,365bet网上足球比赛_beat365体育_365bet体育滚球中央协调国家牧草、奶牛、肉牛、燕麦、饲料青贮、牧草机械等产业技术体系6位首席科学家,在我省绿色草原牧场建设“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科技示范基地”,集成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开展了天然退化草场免耕补播和人工种植优质苜蓿草技术、牧草饲料过腹饲喂肉牛等关键技术试验示范;引进并改进大型农机具,解决了产量低和收获难两个老问题;创新解决了玉米轮种苜蓿草时,除草剂药害等新问题。绿色草原牧场紫花苜蓿连年增产、增收,补播面积由2016年的1000亩扩大到2018年的4000亩,3年增长3倍,而且供不应求,除自用外,还远销到河北、内蒙等省份。
2018年9月,365bet网上足球比赛_beat365体育_365bet体育滚球中央在我省召开了新疆、甘肃等十几个省市县区的代表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参加的“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总结我省试点经验和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向财政部提出了2019年支持西藏、新疆、青海等10个省份试点的具体方案,目标是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科学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我省应抢抓时机,顺势而上。
建议如下:
一、依靠科技示范稳步提高生产能力。坚持稳中求进、试点先行、辐射带动,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政策,加大对我省2个苜蓿免耕补播技术示范点(绿色草原牧场、富裕县)的扶持力度,创建“国家级草原生态(黑龙江)科技园区”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吸引国家首席科学家团队继续把我省作为科研实验和成果转化的首选场所。鼓励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垦和县市逐步扩大天然草场补播、低产田种植、玉米田轮作苜蓿草的面积,在满足我省136万头奶牛基础上,向外输出苜蓿产品,创利、创汇、创税。
二、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蓄积发展后劲。以发展紫花苜蓿草产业为重点,把“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工程,作为落实习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我省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标志性工程、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农牧民增收,构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重点项目,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党政目标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紫花苜蓿在改善草原生态、恢复草原生产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重要作用,使种植紫花苜蓿成为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一条新路。
三、整合力量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抓住国家首席科学家团队关注我省的有利契机,积极组织科研立项,整合省内省外多方科研力量,支持研发紫花苜蓿药品、保健食品、嫩芽鲜食产品等系列产品,鼓励相关人才在我省创新、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专营化的新发展格局,做大做强龙江苜蓿产业,使之与我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奶粉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基地,优质荷斯坦奶牛存栏总量、乳制品加工能力均居全国第一、生鲜乳产量全国第二的畜牧大省地位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