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稳
一是年龄结构偏老,教师老龄化严重,年轻教师少;二是学历结构偏低,大专以上学历少。三是专业结构偏杂,师范院校毕业的一线和音体美专业教师少。
(二)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一是教学压力大。乡村教师自身能力和经验不足,缺乏教学和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创新精神,学生成长进步慢,教师自身和社会压力大。二是发展空间小。乡村教师起点比较低,没有城市优良的教育资源,缺乏竞争优势,上升空间不大,职业认同感和社会价值感低。
(三)师德师风缺乏规范
乡村教师面临着现代化和城市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方式改革的双重冲击,对于教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价值存在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评价,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师德师风整体规范体系。
(四)教学管理没有规划
一是缺乏整体的教育平台建设。二是职称和教学不相衔接。三是非教学工作量大。
(五)制度机制亟待改善
一是高级职称比例低。乡村中小学高级职称名额严重不足,相同资历教师收入和待遇差距过大。二是教师编制少。因学校编制和岗位的限制,每年教师在各级学校之间调配的机会很少,招聘的岗位也不多。三是评价机制不合理。评价指标未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情况,也未综合考虑年轻教师和老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工资情况。
(六)专业培训效果不佳
培训机构未能从基层教师需求出发,很多培训流于形式,不符合农村教育的实际,机械地制定和完成培训计划,导致培训影响工作,专业不对口,内容听不懂等诸多问题,培训收效差。
(七)教育发展措施不力
一是体制机制约束,教育发展动力不足。乡村学校缺乏自主权,政府用行政手段管理乡镇学校,学校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教师和制定教学计划。更不能自行设置岗位、选择教师、制定工资福利等。二是经济宏观发展制约,教育发展区域失衡。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到城市。城市校舍不足,生源超出了容纳限度,同时乡村生源大幅度减少,校舍空闲。
二、加强我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拓展教师补充渠道,全面解决教师结构性不足问题
健全乡村教师补充机制,落实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研究制定财政补助政策,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二)加强心理疏导缓解职业压力、促进循环交流提高专业素养
一是心理疏导,缓解职业压力。建立心理疏导机制,避免把自身的情绪传染给整个乡村教师队伍并通过学生传递给家庭。二是循环交流,扩大发展空间。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渠道,城市和乡村年轻教师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每三年循环一次的方式,实现乡、县、市、省,从下而上的省内交流,使教师队伍真正动起来,在流动循环中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三)建设师德师风思想教育体系,切实关爱教师,提升社会认同
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完善思想教育体系。通过对于社会思潮出现背景的分析和认识入手,及时提出对策。持续强化思想的正面引导,深度挖掘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年轻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实现师德师风在继承优良教育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精神。
(四)创建交流平台,改革管理方式
一是建立教学管理交流平台。打破教师校际界限,建立并完善全省规模的教学经验交流平台。二是职称和教学链接。让职称评定回归有利于教育教学,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鼓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初衷。三是保证教学时间。一线教师不参与非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教学工作。
(五)完善教育制度,向乡村教育倾斜
1.构建合理薪资保障体系,改革职称评定制度
一是深入改革完善评聘机制,深化乡村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二是提高高级职称的比例,结合在乡村学校任教工龄等进行综合评定。
2.建立健全和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一是制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教师招录和培养规划以及骨干教师、校长培养规划。二是加强教师编制管理,设立“乡村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用帐户”,逐步使“学校人”变成“系统人”。
3.深入改革评价机制,合理分配教师资源
根据教师岗位重新制定评价机制,调整不合理的指标,综合定量定性教学指标,让评价更科学化和人性化。
(六)改革培训机制、培养适用人才
优化培训机制,加强在职培训工作,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七)提高学校自主权,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
1.全面放开教育自主权。在贯彻落实乡村政府在教育方面宏观政策的同时,必须给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空间,让教育事业从国办过渡到民办,只有全民办教育,才能实现全民教育。只有先实现教育的市场化,才能实现教育长期稳定发展。
2.深入把握教育发展机遇。在保持乡村教育传统实践经验的同时,必须紧密联系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乡村建设的合格教育人才。通过城市教育对乡村教育的反哺,在短时间内实现城乡教育发展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