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现有草地面积3106.6万亩,是耕地面积的近七分之一。天然草地1606.8万亩、人工草地54.4万亩、其他草地1445.4万亩,其中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北部和东南部山区半山区草原面积,分别是1530万亩、454.6万亩和1122万亩,分别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49.2%、14.6%和36.2%。草原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以及稳定边疆的社会功能,而且发展好草原生态经济,将在应对中美贸易战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我省率先做好草原生态经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优先”和“依赖补贴”的惯性思维过重。草原是我省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多数农民和少数干部没有这个观念。近年来,受国家玉米补贴政策调整,以及国际“四大粮商”制衡,玉米进口量大价低,加之省内商家无秩竞争,“谷贱伤农”现象经常发生。但多数农户“农业优先”观念很难改变,“依赖补贴”思想作崇。虽然种苜蓿草较种玉米多赚钱,但却很难转变固有习惯。二是缺乏新时期促进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体制机制。在顶层设计上缺乏草原生态规划动态调整完善机制,同时,指导层面缺乏部门联动和资源整合机制。草原生态经济涉及的部门和领域广泛,层级较多,需尽快建立和完善由发改、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工信、文化旅游、科技等部门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整合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才科技资源,取得最大公约数,释放最大潜能,取得最大效益。三是科技支撑体系力量薄弱。首先是科技投入不足,尤其是产业链前端的育种科研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我省十二五期间科技厅草科研育种项目只有1个,财政投入300万元,从源头上影响了我省草原生态经济发展。其次是先进技术推广试验、技术培训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短缺。据了解,我省专业指导草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团队,只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在我省设的2个实验站,参与人员只有10人,由国家财政支付的实验站工作经费只有140万元。培训体系不健全,落地技术员少之又少,引进大学生留不住。基层草原技术推广站,人员少,兼职多。
三、率先做好草原生态经济大文章的相关建议
(一)建议从保障生态安全战略出发,做好我省率先发展草原生态经济的顶层设计。
一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适时适度扩大退耕还草面积,将玉米低产田转作苜蓿草地。二是政策引导,试点先行。大力支持天然草原免耕补播苜蓿草技术推广,把紫花苜蓿草产业,作为重点生态产业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应对草原机械购置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草原生产力。也加大对草业育种、先进技术推广及培训的投入力度,支持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四是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鉴于草原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应实施统一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避免行政化分割、碎片化管理。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相互配合,责任到人的工作保障机制。
(二)建议申请创建“国家级草原生态(黑龙江)科技示范园区”。今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我省视察时强调“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建议由省科技厅牵头整合资源,以省政府的名义向科技部申请创建“国家级草原生态(黑龙江)科技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科技园区”)。“科技园区”将做为我省草牧业科研和先进技术集成转化的示范基地,也可以成为吸引院士专家等高端科技人才的高地,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训基地,并可以打造成全国首家“草原生态信息化示范区”。
(三)建议将紫花苜蓿草种植作为我省“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的重要工程(以下简称“草原生态工程”)。一方面,国际经验可以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紫花苜蓿生产,美国紫花苜蓿种植不仅支撑了本国畜牧业发展,而且还成为世界特别是亚洲市场最大的出口产品。另一方面,国内(包括我省)现行“禁牧”等草原保护政策,只是相当于治病过程中实施的“强心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施“草原生态工程”,一是发挥一次种植、7~10年利用的豆科紫花苜这个世界公认“饲草之王”的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同时,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8—23%以上,富含维生素及叶黄素等,还可固氮培肥地力。特别是人工草地,有数据显示,1亩人工草地可置换保护5~6亩天然草原,不仅有良好的生态修复治理价值,也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二是从根本上杜绝我省玉米秸杆量、大处理难的问题。三是当年见效,多年受益,直接恢复生产力。四是苜蓿与玉米比较效益显着。2017年,我省种植户,每亩玉米利润仅有120元,加上国家补贴173元,收入仅有293元左右。而每亩苜蓿草纯效益为420元(这是不含政策补贴,按较低饲草价格计算的保守数据)。天然草原补种苜蓿亩效益较之前也提高了3倍。将一部分低产田转种苜蓿,即增强了地力,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不失为应对中美贸易战的有效措施。即使因国家战略或市场需要,必须将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也可以随时满足调整的需要,调整后的玉米产量还会增产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