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我国重要战略发展目标之一,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一员,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智能经济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规划》提出,人工智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作为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经济活动环节,从而引领中国进入智能经济时代。
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全球经济面临制造模式变革的前提下,做大国内机器人产业,抢占市场份额,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15”实现的关键之一。
发展智能经济,我省拥有相较于其他省市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配套优势。我省地处寒地,拥有设立云端中心黄金纬度(位于北纬45°)的“中国云谷”;并且拥有被誉为“中国北方智谷”的科技创新城产业园区;我省还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机器人运动行业协会——黑龙江省机器人运动协会。
第二,科研优势。我省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中国云谷、中国北方智谷等全学科、多方向等科研团队。
第三,区位优势。我省地处东北亚中心腹地,向北、向西、向东,对俄、日、韩,具有陆海联运的特殊优势。对于技术合作、交流及的产销一体化等优势明显。
第四,成本优势。我省的生产成本、人工成本等均较发达地区有明显优势。譬如,“中国云谷”即可直接降低云端中心40%电力消耗成本。
第五,数据优势。我省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辽阔的辖区面积及多种产业结构,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较其他省市具有明显优势。广泛的行业分布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市场。
同样,我省发展智能经济的劣势也很明显。我省发展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制约发展。以芯片为例,现在中国每年要花2000多亿美元进口芯片。主要的原因就是在IC设计、晶圆代工上的实力不如其他国家。芯片设计几乎没有,芯片晶圆代工很弱,大部分停留在封装上。而我省地处东北地区,基础零配件都需要从发达地区或国外采购,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所以我省大多数的研发型企业,都选择到广东、浙江等地建立研发或生产基地。
第二,生态系统有待完善,成果转化有待提高。根据统计数据,我省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数从2010年开始出现持续增长;并于2015年、2016年开始大幅增长。虽然我省在人工智能的论文数量增长迅速,但研究影响力尚不及发达地区及国外同行,且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方面,其他省市也更为完善和活跃,创业公司数量远超我省。
第二,数据互通存在壁垒。得数据者的天下,人工智能的核心便是数据+算法。即使能够获得海量数据,没有行业应用算法仍然是只欠东风。创建一个具有公信力、标准统一、跨平台分享的友好型数据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第三,人才匮乏,经验不足。作为前沿科学技术,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就目前来说,真正懂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人才不多,所以导致科技巨头之间在人才争夺中不惜重金,甚至以不合理的价格疯狂挖人工智能的人才。
第四,人才梯队,条件不足。相比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我省针对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素质培养能力、平台及环境仍需进一步提高。目前我省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教材不规范统一、教师缺少专业资格认证、教学器材无标准、教学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导致学生学习方向被误导,严重偏离机器人教育培训目标。
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大优惠政策及扶持力度。我省应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对于那些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领域重点扶持。保证我省智能经济的基础设施发展。让更多的企业留下来。
第二,创建一个具有公信力、标准统一的数据互通平台。有控制地放开各行业数据互通、打破数据壁垒、维护企业核心利益,减少资源浪费。
第三,优化人才安置方案。在现有的扶持、安置政策基础上,加大对高水准人工智能人才的安置力度。减少人才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我省高端人才走回来、安下来;把国内、国际的高端引进来、留下来。建立专业资格认证平台、就业平台等。
第四,建立适合我省的行业标准。召集我省各高校、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制定适合我省的人工智能行业标准。譬如,机器人运动专家委员会、无人机应用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着眼人才梯队建设,规范培养标准。
第五,规范人才培养制度,建立我省人工智能人才梯队建设。规范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教育教学培训工作,规范人工智能相关教育教学教材、器材,使人工智能相关教育陆续走进我省大、中、小学校,使人工智能教育更为普及化开展。
第六,增加有影响力的交流活动频次,树立我省人工智能产品的高端品牌。旨在开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教育、赛事、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省内、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竞赛交流、文化会展等交流活动、推广宣传活动。
(365bet网上足球比赛_beat365体育_365bet体育滚球黑龙江省委)